各普通本科高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全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升全省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高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经研究,决定举办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教学竞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南工程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
二、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全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已获得往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的个人或团队排名第一者,不再推荐参赛;拟代表学校参加2024年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堂教学竞赛和数字化教学竞赛的,不推荐参赛。思政课教师不予推荐作为主讲教师。
三、比赛时间安排
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复赛和决赛(现场评审)由竞赛组委会组织。
四、竞赛组织
1.竞赛设文科类、理工农医类和外语类三个类别,文科类分人文社科组和经管法组两个组别参赛,理工农医类分理科农医组和工科组两个组别参赛,外语类分大学英语组和英语类专业组两个组别参赛。教师以教学团队形式参加比赛,每个团队不超过5人。
2.各高校按上述三个类别提交复赛作品,尽量做到各组别推荐教师团队数量基本均衡,具体推荐指标见附件4,每个教学团队限报一件参赛作品。各高校于7月15日前将复赛作品、复赛推荐教师团队汇总表(见附件5)以U盘的形式专人报送至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用一个牛皮纸袋装好并注明学校名称。
3.本次比赛设团队奖和优秀组织奖两类奖项。
(1)团队奖:各类别按分组设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占本组参赛作品总数的15%、25%和40%左右。各类别复赛排名前40%左右的作品进入现场决赛并根据比例确定一、二等奖。
(2)优秀组织奖:根据参赛学校总数的20%左右设奖。
五、其他事项
1.参赛课程教材优先选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教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凡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必须以马工程重点教材参赛。
2.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联系人:尹怡、周游,联系电话:0731-84720851,邮箱:gjc@hnedu.cn。
(2)湖南工程学院
联系人:由晓晨,联系电话:0731-58683553,邮箱:512293523@qq.com,联系QQ群:729506427(高校联络人群)。
附件:1.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组委会名单
2.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赛事方案
3.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赛事说明
4.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复赛推荐名额表
5.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复赛推荐教师团队汇总表
6.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参赛报名表
7.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设计表
湖南省教育厅
2024年4月11日
(此件依申请公开)
附件1
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组委会名单
主 任:兰 勇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副主任:周智华 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罗毅平 湖南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奇军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王卫忠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成 员:余伟健 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方正军 湖南工程学院教务处处长
周 军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尹 怡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一级主任科员
附件2
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
教学竞赛赛事方案
一、比赛形式
比赛包括复赛和现场决赛两部分,各100分,决赛选手比赛最终成绩按复赛成绩(占40%)+现场决赛成绩(占60%)计算。
1.复赛形式(占40%)
基于一节45分钟时长的授课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自定,以汉语(外语类用英语)呈现。
2.现场决赛形式(占60%)
现场决赛以说课形式进行,时长共20分钟,其中10分钟教学设计思路及内容陈述、5分钟课堂教学展示和5分钟专家提问。
二、比赛安排
1.初赛
各高校根据比赛要求组织校内初赛,并公示初赛结果以及推荐进入复赛名单。
2.复赛
复赛采用专家网络评审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设计作品进行评定。9月左右,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各高校初赛后提交的教师团队复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各类别按比例确定决赛教师团队及拟获三等奖名单。
3.决赛
文科类和理工农医类,由参赛教师团队自行提交所授课程的课程思政说课PPT(整门课)1份和10节课(授课内容须从不同章节选取)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材料(教学设计文字说明和课堂教学展示PPT各10份,并分别按1-10编号),每节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材料需根据参赛时间精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强化课程思政特色。现场比赛时长20分钟,其中10分钟说课,阐述本门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及内容;5分钟课堂教学展示(根据参赛教师团队提交的教学设计材料现场随机抽取一节课进行);5分钟问答。
外语类现场决赛由参赛教师团队赛前1.5个小时现场抽取比赛素材,现场制作PPT,以说课形式进行比赛。现场比赛时长20分钟,其中10分钟教学设计思路及内容陈述,5分钟课堂教学展示和5分钟问答。
决赛暂定10月左右在湖南工程学院举行,具体安排等事项,由组委会另行通知。
附件3
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
教学竞赛赛事说明
一、比赛内容
初赛内容:参赛团队围绕自选的教学素材,基于一节45分钟时长的授课进行教学设计。
复赛内容:基于一节45分钟时长的授课提交课堂教学设计作品(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阐述、课堂教学展示视频、教学资源)。
决赛内容:通过抽取素材进行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呈现的方式展示如何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教学目标。
二、复赛参赛资料
1.各高校自行组织初赛的材料(须包含比赛通知、比赛结果公示通报、现场图片)。
2.参赛团队所在单位盖章的报名表扫描件(见附件6,如同一单位提交多件参赛作品,可附页填写)。
3.复赛教师团队课堂教学设计作品
(1)参赛教师团队课堂教学设计(本表统一格式,见附件7,文科类、理工农医类用中文填写,外语类用英文填写,字数不限)。
(2)课堂教学方案阐述(须为PDF文件,用中文书写。具体格式不做要求,但应该包括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教学实施过程说明、教学反思和方案的主要创新点等,字数不超过6000字)。
(3)课堂教学展示视频(10分钟以内课堂实录,视频中不能体现选手及学校信息,大小不超过300M)。
(4)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辅助材料,可以是音视频文件、PPT或PDF文件等,可在方案阐述中进行说明)。
三、参赛要求
1.为保证评审的公平性,参赛教师团队在课堂教学设计表、课堂教学方案阐述文本、课堂教学展示视频和教学资源中,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参赛选手及所在高校的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凡涉及马工程重点教材的,必须以马工程重点教材参赛,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教师团队的教学成果,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或复制相关出版社的教学辅助课件。
4.规范使用地图、国旗和国徽,否则取消参赛资格。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品(含教学资源)中如涉及地图,请登录标准地图服务网站(http://bzdt.ch.mnr.gov.cn)下载,并标注审图号,如需使用国旗和国徽图案,请在中国政府网(www.gov.cn)下载标准版本并注明引用出处。
四、作品评审
复赛:采用专家网络评审的方式组织专家对各高校提交的复赛作品进行评审,评委根据“复赛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决赛:组委会组织评委根据“现场决赛评分标准”,采用现场评审方式进行打分,选手比赛最终成绩按复赛成绩(占40%)+现场决赛成绩(占60%)计算。
五、评分标准
(一)复赛评分标准(100分)
评价 指标 |
具体内容 |
分值 |
教学内容 |
教学信息量充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具有较好的“高阶性”、“创新性”和一定的“挑战度”。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原则、方法处理教材,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积极影响,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
40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讲授、讨论、探究、项目、案例、实验等教学方法恰当使用,多媒体、虚拟仿真、计算机网络等教学手段有效运用。 |
20 |
教学目标 |
目标设计恰当,符合课程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目标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测评、可达成;思政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相衔接。 |
10 |
教学评价 |
恰当运用过程、提问、课堂观察、作业、问卷、访谈等多元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学习,考察教学成效。 |
5 |
教学反思 |
能够对教学内容(包含课程思政内容)和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适时调整。 |
5 |
教材分析 |
对本设计涉及到的教材内容及其作用作简明扼要的分析,为教学思路、重难点等内容的确定提供依据。 |
5 |
学情分析 |
对学生学科知识、认知特征和情感态度等内容进行精准分析,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业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5 |
自主学习 |
为学生搭建课外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 |
5 |
教学资源 |
教学资源推介面广、材料丰富。能有效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5 |
(二)现场决赛评分标准(100分)
评价 指标 |
具体内容 |
分值 |
教学实施 |
善于提炼课程蕴含的育人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相融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教学活动组织合理。 |
20 |
善于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运用恰当,教学策略使用有效。 |
15 |
注重教学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 |
10 |
教学效果 |
注重价值引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效果明显。 |
20 |
课堂教学在同类课程中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
10 |
教师素养与创新特色 |
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教态大方,举止得体,精神饱满,综合素质高;个人教学特色突出。 |
15 |
现场提问 |
回答评委问题条理清晰,抓住要点,观点正确,理由充分,见解独到,针对性强。 |
10 |
附件4
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复赛推荐名额表
学校名称 |
推荐名额 |
学校名称 |
推荐名额 |
国防科技大学 |
8 |
中南大学 |
8 |
湖南大学 |
8 |
湖南师范大学 |
8 |
湘潭大学 |
8 |
长沙理工大学 |
6 |
湖南农业大学 |
6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6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6 |
南华大学 |
6 |
湖南科技大学 |
6 |
吉首大学 |
6 |
湖南工业大学 |
6 |
湖南工商大学 |
6 |
湖南理工学院 |
4 |
衡阳师范学院 |
4 |
湖南文理学院 |
4 |
湖南工程学院 |
6 |
湖南城市学院 |
4 |
邵阳学院 |
4 |
怀化学院 |
4 |
湖南科技学院 |
4 |
湘南学院 |
4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4 |
长沙学院 |
4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4 |
长沙医学院 |
4 |
湖南工学院 |
4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4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4 |
湖南警察学院 |
4 |
湖南女子学院 |
4 |
学校名称 |
推荐名额 |
学校名称 |
推荐名额 |
长沙师范学院 |
4 |
湖南医药学院 |
4 |
湖南信息学院 |
4 |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
4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4 |
湘潭理工学院 |
4 |
张家界学院 |
4 |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
2 |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
2 |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
2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
2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
2 |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 |
2 |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 |
2 |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
2 |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
2 |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
2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
2 |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
2 |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
2 |
合 计 |
222 |
注:在参赛基本名额的基础上,承办高校奖励2个名额。
附件5
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
思政教学竞赛复赛推荐教师团队汇总表
学校名称(盖章):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课程名称 |
类别 |
组别 |
专业门类 |
专业类 |
手机 |
团队成员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竞赛联系人: 职务: 联系方式:
注:专业门类范围: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专业类范围: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
附件6
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参赛报名表
参赛作品名称 |
|
学校 |
|
所在学院 |
|
参赛类别、组别 |
|
参赛教师1 |
|
职称 |
|
参赛教师2 |
|
职称 |
|
参赛教师3 |
|
职称 |
|
参赛教师4 |
|
职称 |
|
参赛教师5 |
|
职称 |
|
教学素材来源 (教材名称及单元) |
|
学校意见 |
负责人: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7
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 |
|
学 时 |
|
课程类别 |
(举例: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计算机、大学英语、英语专业等。) |
课程内容 |
|
教材分析 |
|
教学内容 |
|
教学目标 |
(说明:需涵盖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即课程的育人目标。) |
“课程思政”教育 内容 |
|
教学方法 与举措 |
(说明:需涵盖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完成其教育内容要求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具体举措。) |
教学实施过程 |
(说明:需有详细的步骤说明如何在每个环节落实其教学设计。) |
课程评价 方法 |
(说明:简要说明用何种方法评价和考察课程效果。) |
教学反思 |
|
使用到的 教学资源 |
|